返回首页 |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 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蛇场优势 网上商城 养蛇技术 蛇场实景 养蛇知识 资质荣誉 技术培训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
 网站公告:蛟虬养蛇基地为全国各地蛇贩、酒店、酒楼、商场、超市等提供蛇产品批发!自产自销、生态养殖、远离污染!蛇产品销售电话:18607463989(何老师)
   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学员培训
蛇毒的产生部位——毒腺和涉及排毒量的因素
发布者:江西省蛟虬养蛇基地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2/12/22       阅读:3126

    毒蛇之所以不同于无毒蛇,一般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它们上颌前端有一对毒牙(后沟牙类的毒蛇则在后部)。毒牙之所以能排出蛇毒,是因中空或有沟的毒牙的基部和毒腺(毒囊)连接着,相连处有着毒腺导管。当毒蛇咬人畜时,借助毒腺周围有关肌肉的收缩,挤压毒腺,而将毒液经毒腺导管排人毒牙,再由毒牙的牙管或牙沟而向牙尖排出。(162、图163)

    毒腺成对,位于头部两侧,在眼睛的后面,口角的上方,上颌的外侧。其形状和大小,因蛇种不同和个体大小而异。例如,蝮亚科的五步蛇、蝮蛇、竹叶青,毒腺较为扁平,似半月形;眼镜蛇科的眼镜蛇、眼镜王蛇等的毒腺,较为肥厚而状似橄榄。

不同种类的毒蛇排毒量相差很大。所排的毒液,以其干毒来比较,眼镜王蛇平均排一次就达1019 mg,海蛇仅2550 mg,银环蛇为46 mgc,这就是说,眼镜王蛇的排毒量分别为海蛇、银环蛇的2041倍和22倍。显然,由于眼镜王蛇的排毒量很大,要取得其l g干毒,轻而易举,只需约10条就够了。然而,要从海蛇、银环蛇身上取1 g干毒,这就得200400条了。

16-2毒蛇头部骨骼结构

16-3毒腺(毒囊)中储备的毒液。经毒腺导管到毒牙排出

    同一种毒蛇,因其个体大小的差异,毒腺的大小不同,排毒量也就悬殊。

    现以蝮蛇为例,按体长把1 005条次分为3组,体长500 mm以上者,每条次平均排干毒3198mg;体长400499 mm者,每条次平均排干毒1745 mg;体长300399 mm者,每条次平均排干毒624mg。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,个体大者为小者5倍以上,即使与个儿中等的比,也近182倍,故要取毒,当然以大蛇为宜。

毒腺是由消化腺进化而来的,所以它不仅是毒蛇攻击或自卫时排毒的武器,当毒蛇捕捉动物时,排毒还起到对食俘作预消化的作用。因此,毒蛇在频繁捕食后,毒液也会大量消耗。

    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版权所有 2006-2026 衡阳市巨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蛟虬养蛇网 网址:www.9009699.com
咨询热线:18607463989
湘公网安备43040002000197
  网站制作:中国养蛇网  |